
![图片[1] 工头:怎么打造1个年入100万的个人IP?](https://cdn.1841000000.com/2023/06/20230627085222516.jpg)
关于个人IP这个话题,工头已经在自己的博客里面写了不下5篇了,但是每一次提笔写关于个人IP,都有自己一些独特新鲜的见解,今天再讲一遍!怎么打造1个年入100万的个人IP!
对于普通人来讲,要想在互联网领域长期扎根下去,最好的路径是选择内容创业,内容可以迭代,可以沉淀,是人的精神食粮,也是一种文化输出,能让你迅速站稳脚跟,并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。
既然提到内容创业,自然会涉及到三个方面
产品,流量,转化
我们一点点的来讲!
—1—
产品
![图片[2] 工头:怎么打造1个年入100万的个人IP?](https://cdn.1841000000.com/2023/06/20230627085341467.jpg)
很多人认为产品就一定得是实物产品或者是虚拟产品,其实在互联网里面,内容=产品!
或者说内容即产品!
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做内容,认为很难,难点在于:大家普遍认为内容一定得专业,有深度,有广度,这样才能获得粉丝的认可,而自己明显不具备这样的能力,所以很难。
我表示理解,因为我入行前跟大家想法一模一样,直到我开始写作,并留心观察同行的内容时,我才发现,其实大部分内容都没那么专业,有些甚至逻辑上还有些问题,但这影响吗?
并不影响也并不妨碍别人赚钱!
而事实真相是:
每个人的家庭背景,文化水平,社会阅历,认知层次的千差万别就决定了他对某个人,某件事的看法,所以这是个千人千面的时代。
千人千面的时代,就导致了每个人对你内容的认可程度的不同,比如满分是10分,同样的内容,甲给了6分,乙可能给了8分。
也就是说,如果你的内容值8分,可以吸引对应8分的受众,如果值6分,可以吸引对应6分的受众,如果只值3分,你一样能吸引对应3分的受众。
所以,不管你的内容层次在哪个水平,总能吸引到对应的人群,这也能很好的解释:为何你看到的大部分粗制滥造的内容,依旧有人看。
其本质是:受众群体不同罢了。
说到这里,大家就应该能明白,专业的内容固然好,但并不意味着做不到专业就死路一条,相信我,你只要动笔开始写,开始创作,你总能找到自己的受众。
因为在很多人眼里,你能够在平台上发声,创作,写内容,就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,如果语句再通顺一点,有一点自己的思维想法,这就已经超越了很多人。
—2—
流量
![图片[3] 工头:怎么打造1个年入100万的个人IP?](https://cdn.1841000000.com/2023/06/20230627085349215.jpg)
流量的来源分付费和免费两种模式。
付费法最为简单粗暴,也来的最快,省去了中间很多复杂麻烦的环节,如果自己有一套付费投流完整的打法,且有自己完整的流量转化模型,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,使劲儿砸就完事了。
上面涉及到三个核心点:
1、完整的付费投流的打法
2、成体系的流量转化模型
3、资金允许
绝大多数人都卡在其中1个或2个甚至3个节点上,因此付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,在你没玩透这套体系之前,我想免费法更适合你。
免费法就得靠内容,靠营销,靠“送”来获取。
内容是吸粉的利器,这是一种被动吸粉法,优质的内容能吸引到同频的粉丝,你不用做任何营销的动作,你的能量和光环自会影响和感召到他们。
营销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,酒香也怕巷子深。
1、你是干什么的?
2、具备什么能力?
3、能解决什么问题?
4、能提供什么服务?
你得把这些东西天天去跟大家讲,让大家知道,对你有印象,慢慢的对你了解,对你信任,这都有个过程,而不是只顾做自己的,埋头苦干。
“送”,这个比较简单了,现在大家为了引流都在送,各种项目,课程,引流资料,在网上都能信手拈来,随便包装整理下,就能对外送,送的前提是:得加微信,得关注公众号,得分享到朋友圈,得点赞,如此等等。。。
—3—
转化
![图片[4] 工头:怎么打造1个年入100万的个人IP?](https://cdn.1841000000.com/2023/06/20230627085359770.jpg)
说到转化,不得不提到私域,私域是营销的利器,未来各行各业,都会把粉丝沉淀到私域,因为公域平台太不稳定了,说封就封,说限流就限流,主动权永远在平台方,而不再你个人。
私域相对会稳定很多,也能把相关讯息第一时间触达用户,就好像我手机通讯录里的亲朋好友一样,关系似乎很近,很有亲切感,我想联系时,随时都能联系。
我们做流量的渠道固然不止一个,那么自然私域里面的流量来源一定是多元的,比如有些是靠“送”来的,有些是付费投流来的,有些是内容吸引的。
对应不同渠道来的流量,转化的周期是不一样的,有些可能只要几天,有些需要半月,有些则需要半年或者更久,时间周期都不一样,在没有看到一个完整的周期的时候,千万不要乱了阵脚,怀疑自己的产品或者定价有问题
有了这样的心理预期之后,我们就需要布局朋友圈,这是展现我们人设和业务的地方。
发朋友圈不要乱发,今天发这个业务,明天发那个业务,发来发去,客户也懵逼了,你到底干啥的?
发朋友圈是有技巧的,一定得是围绕核心关键词去发,比如我的核心关键词是:
流量,副业,赚钱,认知
不管是我发朋友圈也好,还是写文章也罢,别看我嗷嗷写了2-3k字,但其实文章的核心始终没有背离这几个字:流量,项目,赚钱,认知。
有了核心关键词,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标签,日积月累,你也就在用户心里种下了根,有了根,自然会发芽,最终会开花结果。
写完这三大核心板块,快2K字了,我再坚持坚持,写最后一点:
—4—
IP
![图片[5] 工头:怎么打造1个年入100万的个人IP?](https://cdn.1841000000.com/2023/06/20230627085409441.jpg)
掌握了以上三大核心,一个IP的模型差不多就有了,也就是说,一个IP可以把内容,流量,转化,产品给串联起来,这样逻辑就通了,接下来就是不断地去深化,深耕你的IP。
深耕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地扩大你的影响力,你的号召力,这是在为用户植入信任的种子,都是在为后端的转化做沉淀和铺垫。
既然是转化,那自然就少不了付费的产品,没有付费产品的IP是没有灵魂的,持续的为爱发电,谁也做不到,早晚你得倒下。
所以,付费产品,变现的路径你得清晰,不是盲目的写。
比如我这个IP【工头】,大家都知道,我有两个变现的产品,一个是社群【流量CPS】,另一个是IP孵化,如果大家对我这个IP认可,对我的产品感兴趣,等到某一个契机,刺激到了他的需求点,他觉得自己必须得消费一把的时候,自然就会过来联系你付费了。
大道至简,任何类型IP的打造模式都是相通的,都得遵循此路径
暂无评论内容